年會 | “乘客導向的綜合客運樞紐精細化規劃與設計”專題論壇觀點集錦
人已閱讀 - - 作者: 0樞紐是交通體系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在以“交叉創新與轉型重構”為主題的2017年中國城市交通規劃年會上,由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承辦的“乘客導向的綜合客運樞紐精細化規劃與設計”專題論壇,圍繞綜合客運樞紐規劃設計的轉型與創新,總結過去樞紐規劃設計得與失,借鑒國外樞紐發展新思想、著眼于提高“人的出行移動效率”,堅持乘客導向原則和精細化理念,探討樞紐規劃設計新思維、新方法和新技術,論壇以南京城交院錢林波總經理所做的“基于人出行移動效率的服務導向客運樞紐概念總體設計”報告為開篇引領,先后邀請周文生、王昊、王浩、張寧、王峰、郜俊成等六位專家圍繞綜合客運樞紐的發展方向、功能定位、策劃與綜合開發、規劃設計標準、服務評價規范、行人仿真、樞紐精細化規劃與設計實例、樞紐集疏運體系等多方面內容進行專題演講,南京城交院孫俊副總經理就各位專家的演講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點評,論壇現場氣氛熱烈、交流充分而廣泛。
深入的挖掘和思想的碰撞是規劃設計持續改進、不斷創新的源泉,本次論壇的專家們刨根問底于當前綜合客運樞紐發展中的種種問題,有系統評價方法、有關鍵環節探討、有標準體系構建、有服務評價規范、有各地精彩案例等等,論壇聚焦于乘客導向的下一代綜合客運樞紐是什么樣、如何構建、能提供怎樣的服務與功能、下一代樞紐要強化什么、弱化什么等關鍵問題,為與會者帶來了豐富的前沿信息和深刻的思考,成為本次年會中的頗受關注的專題論壇之一。
綜合樞紐的發展要進一步明確目標,構建以服務乘客為導向的綜合交通客運換乘樞紐系統,消除各個換乘環節的障礙,滿足乘客移動的便捷、高效、及時和安全性,提升全出行鏈人移動的效率,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分擔率。綜合客運樞紐精細化規劃設計的核心在于:(1)系統一體化——整合系統,形成內外協調的“大公交”系統;(2)功能綜合化——交通樞紐功能與服務功能的高效復合;(3)空間集約化——功能空間立體化布局,高效集約利用空間資源;(4)設計精細化——關注微觀組織與設計,營造良好的換乘環境;(5)管理協調化——運營組織、票制票價及信息服務一體化,減少換乘障礙;(6)服務人性化——多樣化、以人為本的服務使交通換乘更具吸引力。同時,要堅持乘客導向的服務理念,以提高人的出行移動效率作為樞紐規劃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城市區域化和交通多模式發展階段,鐵路樞紐從“國家大鐵網樞紐節點”向“區域化軌道網樞紐群”轉變,同時外圍鐵路放射通道由“單一化”向“復合化”轉變,客站布置由“一站式”向“多站式”轉變,這就要求重視高鐵與城市空間協調,強化樞紐與城市區域功能的耦合;客運樞紐布局由“單點+軸線式”向“軸線+環式”轉變,以高鐵站錨固多層級網絡,形成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都市區軌道、城市軌道快線、公交干線多層次網絡融合,各層次線路功能互補的格局;高鐵公交化,鐵路也更多地服務城市功能,催生軌道上的區域和城市。同時要加強站城一體化的規劃設計,加快構建綠色交通示范區、促進樞紐平面緊湊化、設施立體化布局。 乘客全出行鏈中環節諸多,需要加強客運樞紐集疏運系統中若干關鍵環節的規劃設計,尤其要提升乘降平臺、軌道換乘流線、出租車排隊等候等短板的服務水平。大型鐵路綜合客運樞紐要轉變集疏交通方式,配置高效安全以公共交通為主體的集疏運系統;客運樞紐體內應采用多點乘降、分散客流的設施布置模式,提高乘降平臺的服務能力應綜合運用設施布局、組織優化、管理強化等手段;堅持軌道主導和地面公交優先的換成理念,統籌協調其它方式,形成高效、安全的集疏運體系。 綜合性是現代樞紐發展的顯著特征,如何打破條塊分割,建立一體化的換乘空間,是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標準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構建“人車分離、全天候、無障礙的換乘空間”,形成綜合客運樞紐的物質載體;針對乘客導向和換乘效率提升要求,組織高效、安全、有序、無縫的換乘空間。 對綜合客運樞紐運營服務中不同運輸方式服務銜接不暢、服務標準不統一、信息整合不到位等實際問題,堅持乘客導向的服務理念、滿足乘客換乘的多元需求,需要從換乘銜接、信息服務、安全應急、環境衛生、運營管理、綜合服務、公眾測評等8個方面提升綜合客運樞紐的運營服務質量,基于此制定相應的服務質量評價標準,提高綜合客運樞紐交通服務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30多年來,香港基于軌道的綜合開發的實踐經驗表明,TOD不是簡單的土地交換基建成本,TOD也不等同于增加容積率以換取更高土地價值,TOD的根本要義在于:尋找更一體化的開發模式把土地開發與地鐵設施整合帶來的催化效應最大化;從單一的"交通增值"帶動,轉化到地鐵與其他都市功能元素的疊加,衍生"乘數效應"增值;突破"圈層遞減"的規律局限,通過優化規劃設計,把地鐵最高價值的圈層進一步向外延伸擴展;不僅強調土地經濟效益,同時注重結合"公益性"設施與服務;契合市場規律,通過有效的分期和發展組合計劃,挖掘TOD的長期潛力,實現 TOD的長遠、持續效益。通過TOD的開發聚集更多更綜合的城市功能,基于便利的交通條件,形成城市的重要目的地。 當前,綜合客運樞紐乘客量不斷增長,龐大的客流強度和復雜的組織方式傳統設計方法難以滿足樞紐高效、安全的運營要求,在多個階段開展樞紐人行仿真十分必要。在規劃設計階段重點評估、優化及穩定車站換乘方案、設施布局、規模以及客流組織方案,提高車站設計方案的科學合理性;在網絡運營階段重點評估和改善車站客流組織及應急預案、車站改造方案等,提升車站客流組織和硬件改造方案的有效性。特別是對扶梯、通道、閘機等關鍵人行設施,不能簡單套用規范,而要經實地觀測和仿真模擬,采用經驗實測值進行設施能力驗算,改善樞紐體內人移動的效率和安全水平。

微信公眾號:Mobility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