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imege"></menu>
  • <menu id="imege"><tt id="imege"></tt></menu>
  • <input id="imege"><menu id="imege"></menu></input>
  • <input id="imege"><tt id="imege"></tt></input>
    <nav id="imege"><strong id="imege"></strong></nav>
    <xmp id="imege"><center id="imege"></center>
  • <xmp id="imege"><menu id="imege"></menu>

    【訪歐散記】 歐盟可持續的城市交通可移動性規劃與行動紀實 Day 1

    人已閱讀 - - 作者: 楊濤 0

    【總序-組團啟程】GLT行之道

    本次歐洲可持續城市交通考察是歐盟作為對李總理訪歐達成的中歐可持續交通合作項目的響應落實,由歐盟交通運輸總局精心策劃安排的有關歐盟城市交通政策整體技術考察和培訓。代表團一行共18人,來自廣州、深圳、天津、南京、南寧、宜昌、丹東等城市,有政府官員、事業單位、研究機構、咨詢企業等技術人員。由于國內眾所周知的原因,此次培訓考察團并沒有統一辦理護照簽證,而是各自辦理,有的是商務簽證,有的是旅游簽證,還有一位據說還是全自費跟團來的。本人能獲得這次難得機會,純屬偶然!衷心感謝本次代表團總領隊廣州市政院段小梅總工的熱情推薦!為不辜負段總的推薦,特從考察第一天開始做好記錄,非常期待與大家一起分享!GLT行之道

    我們的航班北京時間1月18日中午12點從北京首都機場起飛,經過9小時航程,與阿姆施特丹時間下午2點40分鐘落地。由于代表團成員各自辦理護照簽證,且理由不一,有些團友第一次出國,沒有經驗,出關遇到了小小的麻煩,被邊警盤問多時,耽誤了有一個多小時。走出機場海關,天色已經開始暗淡。機場離賓館駐地大約半小時不到的車程。賓館緊貼阿姆施特丹中央火車站。出火車站,走路不到500米就到了賓館。而賓館隔著窗戶就是火車月臺!GLT行之道

    2016年1月18日-19日GLT行之道

    第一天的考察培訓約定從早上7點半就出發。結果有一位團友記錯了時間,團里又沒有統一叫早,睡過了點。大家等了20多分鐘,快8點了,司機著急等不及,就把他丟在了賓館!GLT行之道

    >>>>  零排放物流分撥中心GLT行之道

    第一個考察學習項目是阿姆施特丹一個零排放貨運分撥集散中心。這是歐盟交通運輸局推薦的示范項目。此項目的起因是阿姆施特丹響應歐盟交通白皮書要求,于三年前啟動實施市中心低排放直至零排放區。進入低排放、零排放區域的營運車輛必須采用清潔能源車輛。該分撥配送中心開始實施對配送車輛的電動化改裝以及裝卸、運送過程的零排放和節能駕駛示范項目。GLT行之道

    我們迎著晨曦和寒冬嚴霜,從阿姆中央火車站驅車半小時,來到了距離阿姆市中心約20公里的郊區分撥集散中心。中心老板和幾位技術人員已經在等候我們。三輛電動貨車正在邊充電邊裝貨。這家分撥配送中心中等規模,占地大約1公頃左右。GLT行之道

    技術人員開始介紹他們的示范項目,實際上還是探索中的試驗項目。電動配送車輛是由這家配送公司自己改裝加工的。所用電池一開始是美國產的,承諾壽命可達10年,結果只用了1年就不行了。只好換用歐洲產的叉車電池。一次充電續航能力60公里。電池壽命正常3年,改進后的新版電池可以延長到5年。貨車原來凈重2.5噸,經反復改進,凈重已降低到1.75噸。這種貨車的司機需要經過嚴格培訓考試,經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崗。司機被要求在駕駛過程中采用節能駕駛方式:在加速到目標車速(30公里)后采取怠速模式,借車輛慣性自轉啟動發電回饋到蓄電池。GLT行之道

    640.jpgGLT行之道

    此示范項目其實還處在試驗階段,其自身技術革新的努力和實踐是基本成功的, 但是實際減排效果目前還是有限的。由于市里的零排放區項目是有時間表的,因此,可以預見和期待這樣的示范項目會在今后三年內得到快速推廣。而從技術角度看,他們還需要盡快突破和提升電池性能、質量、壽命三大門檻,也需要將改裝車輛盡快實現標準化商業化生產!GLT行之道

    >>>>

    自行車之都~阿姆斯特丹的交通政策GLT行之道

    分撥中心考察結束后,我們來到ECORY公司,聽取阿姆市兩位交通政策顧問Harry先生和Ria女士分別介紹阿姆市的出行特征、空氣質量政策和自行車交通政策。總體交通政策的焦點是為了改善空氣質量,構建自行車首都,塑造易達、宜居阿姆斯特丹。空氣質量方面,認為機動車貢獻了30~50%的污染。需要從源頭排放和次生排放兩方面多管齊下開控制空氣污染。包括劃定市中心低排放至零排放管制區;制定國家排放標準,機動車、船舶、工廠等排放政策;制定空氣污染擴散控制標準,如PM2.5濃度、碳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標準等。GLT行之道

    自行車是阿姆市居民工作、上學、購物、休閑等最常用的交通方式,主要適齡人群在18~55歲之間。全市共有80輛自行車,每天有62.5萬次自行車出行,分擔率達28%。全市90%的城市道路和街道均為自行車友好型街道(市區機動車限速30公里/小時以下)!連續的、有路權保護、與其他交通方式隔離的自行車道總長達600公里。形成了獨特的自行車文化!GLT行之道

    640.jpgGLT行之道

    >>>>

    自行車之都~自行車友好街道和友好城市的體驗GLT行之道

    第一天現場交通考察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對傳說中的自行車之都自行車的行和停,均享有著真真切切的優先和友好!在行方面,所有的道路和街道空間設計,無論是路段還是交叉口,無論是主干路還是支路街巷,都進行了十分周密詳細的交通設計!都為自行車安全連續行駛提供了保障!在停方面同樣也動足了腦筋!特別是中央火車站周邊的經過周密調研精心設計的共計近20000個自行車車位井然有序的自行車停放,真的讓人驚訝、敬佩和感動!另外,在自行車專用橋梁、專用輪渡、公共自行車等設施建設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GLT行之道

    640.jpgGLT行之道

    >>>>

    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GLT行之道

    具有130年歷史的阿姆市中央火車站近年來進行了再次擴建改造。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建在水中人工島上,日客流26萬人。高鐵普鐵15.5個上車平臺[呲牙]接駁方式多樣,公共交通就有“七種武器”:軌道Metro3條線,有軌電車Tram南廣場東西兩片10條線,公共汽車南北兩片(含夜班車),西北側一步之遙有渡輪,南側城市觀光巴士和游艇近在咫尺,西南側自行車停車樓對面就是水上出租WaterTaxi。車站周邊現有1.8萬個自行車位(近年目標增加至2.2萬個),至于私人小汽車停車場庫,擴建之前是沒有的。這次擴建也只增加了幾十個車位的停車場。在西北側安排了Kiss+Ride臨時落客位。旁邊就是出租車落客位。后邊是出租車排隊等候區。GLT行之道

    根據阿姆市空氣質量政策要求,包括出租車、配送小貨車在內的營運車輛在今后三年內全部采用清潔能源才能進入市中心零排放區域。我們看到火車站出租車排隊等候區專門設置了幾個電動出租車停靠位和充電樁。在出租車電腦排隊程序中設定,電動出租車到達后可以優先插入進行排隊候客。這樣其他沒有更新轉型的出租車估計也會很快都換成電動車,要不然生意就沒法做下去了。GLT行之道

    >>>>

    漫步阿姆老城區GLT行之道

    完成了上午預定的室內培訓,用過午餐,開始了整整一個下午的阿姆斯特丹老城區徒步考察。阿姆市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歐洲海港河口城市,城內水系十分發達,具有歐洲北方威尼斯之美譽(隨意漫步中還邂逅了圖片傳說中的開閉橋!)。老城區以阿姆中央火車站為中心,以極其密集的環放式路網、水網向外拓展。老城區路網密度至少在20公里/平方公里以上。由于在一戰二戰期間并沒有遭遇特別嚴重的轟炸損毀,老城格局、風貌、建筑保存完好,韻味十足。戰后1950~1960年代也曾經歷過機動化造成的嚴重交通擁堵的困擾。所有大街小巷塞滿了汽車。后來政府和民眾都逐步認識到環境、健康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大力倡導自行車交通。在道路路權分配和管理上突出自行車優先。逐步將老城區歷史街巷的路內小汽車停車大量清除,機動車道減少縮窄,路面改為磚石鋪裝,設置減速坎進行穩靜化處理,并且老城區機動車限速30公里/小時,真正為自行車友好的城市道路空間。GLT行之道

      微信公眾號:MobilitySolution

    51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