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自行︱為什么東京騎車者眾多卻罕見自行車道?
人已閱讀 - - 作者: 原文/ Eric Jaffe 翻譯/ 任婧雅 0譯者導讀:本文前半部分分析了東京在極為缺乏自行車專用道的情況下,能夠成功吸引高達12%的出行分擔率的原因,最核心的原因是“他們并非為了健身而騎行,也不是為了拯救環境,他們騎行只是因為這是出行的最好方式”。其中包含的技術手段除了緊湊的城市布局規劃之外,對小汽車的需求管理和高額的支付成本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文章后半部分則借東京奧運為契機修建“安全自行車道“為引子,剖析了為什么東京缺乏自行車相關設施的原因,并且發現受保護的自行車道在東京卻并非選在最需要的區域。文章的觀點是,推廣騎行絕非簡單的公眾宣傳,更需要政府治理觀念的轉變。
視頻一、Gaman精神:為什么東京可以有騎行?
在東京,大約14%的出行是由自行車完成的。這個數據本身就令人嘆服。相較之下,在美國多數大城市通過自行車出行(至少在通勤時)還在很低的個位數。據Tokyo by bikeblog博主Byron Kidd所說,東京的自行車設施非常少,只有約10公里的自行車道和獨立車道,但卻擁有如此之高的自行車出行比例,就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Joe Baur拍攝的最新街道視頻(視頻一)的主題便是圍繞這個城市如何在自行車道較少情況下實現贏取眾多騎車者的壯舉。在與Kidd、其他當地騎行者和自行車擁護者的談話中,Baur得出一系列原因,比如:
于是就有了“Gaman”精神,Clarence Eckerson Jr.在街道視頻中解釋道:
世界上其他地方至少可以從東京的騎行中學到一樣東西,那就是“Gaman”精神。字面意思上它指忍耐,但是當運用到東京的騎行上來看,它指每個人都和睦相處。
通常上說,日本人有著非常強的社會文化。但是當它作用在城市自行車上,體現到了對于騎行的容忍度上:越多的人騎自行車,就會有越多的人對騎行者的需求更敏感。因此,在東京街頭看到不上鎖的自行車并非罕見。同樣在很多西方城市禁止的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反而在東京很常見。
所以,從任何角度來看,這對于行人安全絕非最佳實踐。但是,從騎行者本身的視角看,這是由于自行車基礎設施的短缺導致的,因此這樣的行為也被認為是可以理解的。更何況結合實際來看,這種現象對兩側底商商家的生意來說也很好,因為騎行者本身就是非常受歡迎的消費者。不過,Baur注意到自行車網絡如此稀疏的一個原因是責任下放給了私人領域而非城市本身。作為對2020年奧運會的準備,一些大型的基建改造擴張項目不斷被推出,但是Kidda批評道,其中很多是以構建旅游區為主要目的,而沒有優先考慮受保護的自行車道。
Kidd在視頻中說,盡管街道不適宜騎行,依舊有很多人騎行,原因歸結于便捷性。“他們并非為了健身而騎行,他們也不是為了拯救環境,他們騎行是因為這是出行的最好方式”。
而近期,東京終于宣布為2020年奧運會規劃了400公里安全騎行路線
2016年4月底,東京大都市區政府宣布在東京2020奧運會前圍繞城市修建400公里推薦自行車路線的計劃。計劃中選定的七個區域提供了連貫的安全騎行路線,但是,計劃缺少比如這些安全騎行路線是怎么產生的之類的細節。

令眾人吃驚的是,事實上東京大都市區政府只負責支付2000公里道路修建,其余的2萬公里由地方政府如市、鄉鎮政府來負責。在過去,這阻礙了連貫的自行車道系統性的發展,因為責任主體間通常極少配合。計劃的核心部分在上個月被宣布,國家政府、大東京區政府和地方政府將在一起合作,形成高效的、忽略政治壁壘和為騎行者提供連貫服務的網絡。
當討論到計劃實施的獨立自行車道時,規劃者們對空間不足感到嘆息。看樣子,東京的“安全騎行路線”最多就是1米寬被涂色標識的路邊車道、方向指引、與行人共享的自行車道(或者是行人道)的集合而已。我們一定記得這是一份關于“安全騎行路線”的計劃而非被保護的自行車道的藍圖。簡而言之,這是相當令人失望的結果。
同樣令人失望的是,這個計劃完全圍繞著奧運會,提供給東京居民的好處很少。但他們最終要為此買單,這是我們絕不會忘記的。這個計劃中的7個區域圍繞著奧運場館和主要的旅游區包括淺草和東京晴空塔,完全忽視了主要站點、商務商業區,從根本上將網絡的使用局限在了奧運舉辦其間這一小段時間內。
顯而易見,針對創造屬于城市的自行車網的研究很少。沒有人出現在街頭數騎行者數量、繪出危險區域、或者考察騎行人需求。我們的奧運規劃師們選擇性忽略了,有研究顯示這些計劃中的安全騎行路線區域內的騎行者數量比周邊區域要少得多,在這些區域投入上百萬資金卻完全忽視了那些能夠從安全騎行設施中獲益的區域。東京納稅人不應該支持這個不值得的花銷。

有些人可能說,“建好后騎行者就會來了”,但是我更喜歡將騎行設施首先建在需要的地方。令人難過的是,這個計劃純粹為奧運而生,完全與城市騎行的現狀相脫離,因此它完全不配得到任何稱贊。
奧運給了日本騎行支持者們唯一的機會去和政府高層討論騎行這件事,不幸的是當局者似乎并沒有關注奧運之外的事情。他們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巨大利益。騎行不僅僅讓騎行者獲益,同樣也為城市在經濟、健康和環境方面獲益。但是當局者沉浸在非常盛會中而未將騎行納入關注范圍內。
作為騎行支持者,我已經極盡全力去提升公眾意識理解騎行的益處,也非常努力的去增長東京騎行者數量,但是當在日本大多數公眾已經明白這些益處以及自行車作為日常交通的重要性時,我現在意識到努力的方向錯了。日本真正需要騎行支持者們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說服政治家們、官員們以及有能力為日常騎行獲益做出改變的在位者們,這樣他們可以為未來做出明智的決定。
很多決策者們認為騎行設施最多就是為迎合邊緣群體而對金錢的無聊浪費。然而,荷蘭和丹麥的研究總結出在騎行設施方面很小的投入就可以物超所值的推進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減少對衛生保健依賴的人群,增加勞動者生產力,甚至可以降低員工的生病天數。
每個騎自行車的人不僅僅是節約城市資本,更是通過就近購物促進本地經濟。每個騎自行車的人減少了城市溫室氣體足跡。每個騎自行車的人減少了道路和公共交通系統的擁堵。每個騎自行車的人是他們每天經過的社區重要一部分而不僅僅是旁觀者。
向前看,我將會轉變我的努力方向,從向公眾推廣騎行,目前公眾已經了解它的益處,轉變為讓政策決定者和可以做出改變的在位者們了解這些益處。

微信公眾號:Mobility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