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應時景
新區已經有很多規劃,為什么還要編《貴安新區直管區總體交通設計》?
新區概況
貴安新區是我們國家2014年批的第8個國家級新區,位于貴陽和安順之間,總面積1895km2,核心區的面積88km2。
與其他新區不同,它完全是新建的,是規劃出來的城市。
核心區城市骨架路網規劃
● 快速路:兩縱兩橫
兩縱:西縱線、東縱線
兩橫:貴安大道、貴黃路
● 結構性主干路:四縱八橫
四縱:興安大道、百馬大道、金馬大道、湖磊路
八橫:黔中大道、茶園大道、安康大道、京安大道、天河潭大道、貴紅路、金楓路、金清路
新區核心區已基本具備全面開發的條件,建設速度非常快。
● 近期建設概況
骨架道路提前完成建設目標
在建/已建快速路約19公里,完成遠期規劃36.5%
在建/已建主干路約189公里,完成遠期規劃53.7%
次支路網在建/已建約52公里,完成遠期規劃11.4%
● 骨架路網基本形成
按700m服務距離覆蓋直管區約90%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
具備全面開發建設條件
本次規劃的編制背景
既有交通規劃設計的“供給側失靈”
● 綜合交通規劃:手不夠長,腦子不夠細
● 控規中的交通內容:薄弱,矛盾 道路管控遠弱于地塊管控 地塊與道路的邊界如何確定?
● 傳統的交通工程設計:長于技術、短于管控 成果技術性過強,管理部門難以把控,設計單位不好理解 剛性過強,難以應對實時變化與調整
“供給側失靈”,“需求側傷不起”
迫切需要溝通的渠道、管控的平臺:綜合交通規劃理念要落地、控規中的紅線邊界要清晰、工程設計要面對實際情況,規劃管理要簡便易行,新區建設節奏不能耽誤 現場服務“行還是不行?”
《城市交通設計導則》跟了我們啟發
● 交通設計分為總體、詳細兩個階段
● 地區總體交通設計:即是重點(法定化),也是難點(技術體系不成熟)
控規同步開展、以道路為核心的交通設施用地需納入控規、關鍵詞:預留、控制。
二、 接地氣
地區交通總體設計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 交通總體設計項目在新區規劃體系中的作用
對上承接,橫向協調,縱向延伸
連橫合縱:在規劃樹中的位置
在規劃樹的位置,我們是這么定義的,橫向的以控規為平臺,協調各個子系統邊界,促進控規合理編制。向下向道路施工設計圖單位進行傳遞。
項目的技術思路:項目曾經的三個名稱,三種內涵
項目的整體思路:采用系統性的總體設計技術手段,構建貴安新區道路交通控制要素體系和具體內容,并以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成果形式表達。
三、下苦功
對內如何構建邏輯體系?對外如何管控技術內容?
技術邏輯體系:模型起手(需求分區)
交通需求分區流程(傳統規劃模型以pcu為單位,湮滅了大量慢行、公交信息)
● 參數標定:標定113個小區,1303個各類地塊不同交通方式出行參數;
● 強度統計:測算統計不同用地單元各種交通方式出行強度并進行排序;
● 需求集計與用地功能校核:各出行方式按一定權重系數集計,集合用地性質與組團功能劃分層級。
怎么能通過設施層面落實?
例如,不同的區域差別化的落實道路線形、道路網絡密度等要求。
不同區域采用差別化的斷面、公交站點設計等內容。
交叉口節點規劃設計流程:
● 渠化設計流程一:交叉口類型劃分與立交控制
● 渠化設計流程二:需要納入交叉口一體化設計的港灣式公交站控制
● 渠化設計流程三:交叉口分類分區設計
主次干路交叉口以通過性為主,次支路交叉口以服務性為主,通過性交叉口以機動車通行效率為優先,統一渠劃設計不考慮分區特征;服務性交叉口以步行和自行車安全舒適為優先,交叉口渠劃按不同分區需求特征差異化設計。
● 服務性交叉口渠化設計——支路與支路相交
樞紐、場站收官(總量、布局、邊界)
● 有用地要求的樞紐場站落位
總量校核:機動化發展水平、公交服務水平和對應指標、設施的關系
布局:綜合協調
邊界:控規落地
例如,在居住社區的中心,看用地布局和交通設施的用地布局是如何優化。
技術內容管控:剛柔相濟
這里提出剛性控制功能,彈性控制性能的理念,功能叫實現某種行為的能力,性能是實現其功能的程度。
剛柔相濟的控制內容:路網節點控制
交叉口渠化控制內容
● 剛性:機動車轉向、慢行過街、公交停靠的空間保障;
● 彈性:斷面組成部分具體寬度數值
四、起實效
成果分為三類,第一類面向各類規劃編制,第二類面向規劃建設管理,第三類面向工程設施施工;
序列一(面向規劃編制)
● 第一個成果是對S1用地做的研究
● 道路交通系統圖(S1類用地布局)
● 樞紐場站、社會停車系統圖(S3、S4類設施布局)
● 道路雙線圖和地塊開口控制(S1和其他用地的界面控制)
序列二(面向規劃管理)
● 分區的道路規劃設計條件(道路設施/S1類用地自身要求)
成果2.1:分區的道路規劃設計條件(設計:場站設施設計條件)
成果2.1:分區的道路規劃設計條件(交叉口:交叉口控制與編號索引圖)
● 分區的道路規劃設計條件(交叉口:交叉口渠劃設計示意圖)
● 貴安新區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導則
(規劃設計條件的制定原則和一般要求,不解釋,十一章六十九條)
序列三(面向設計實施)
● 總體交通設計說明書(導則的說明解釋)
第一部分:總體交通設計的背景及意義
第二部分:交通系統總體設計
第三部分:交通設施規劃管控要素體系
● 具體做法的推薦
對具體設施的詳細做法,不宜放在控制指標中,給出推薦指引;針對目前設施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重點糾偏。
面向對象的成果表達:成果匯總
最后,應該說《貴安新區直管區總體交通設計》項目和城市交通設計導則是一胎雙生的關系,沒有導則不會有此項目,同樣有此項目會加強對片區交通設計用處的認識,所以要感謝共同編制導則的同仁,也要感謝在中規院工作了幾年的時間,感謝一起工作的同事。這個項目其實是交通設計一個新的類型,我們它報了很大的希望。

微信公眾號:MobilitySolution